血糖的度量单位属于国际化的标准单位。常见的血糖单位有mmol/l(毫摩尔每升)、mg/dl(摩尔每分升)。医疗检查中最常用的是mmol/l(mmol/l),意指每升血清中有多少mmg/dl,mmol/l是比较大的单位,18mmol/l相当于18mg/dl。
空腹血糖值 | 餐后血糖正常值 |
人体正常空腹血糖为3.9~6.1毫摩尔/升(mmol/L) | 饭后的血糖则不超过7.8毫摩尔/升(mmol/L) |
随机血糖值超过11.1毫摩尔/升(mmol/L)或糖耐量2h血糖值超过11.1小时毫摩尔/升(mmol/L)则是糖尿病。而血糖高于正常,又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是糖尿病前期。主要症状为饥渴、多尿、多吃、严重时伴有头晕、恶心、神经病变等。有些人会继发各部分的感染,如皮肤感染和炎症。
胰岛素(Insulin)是血糖的主要调节物质,它是一种由β细胞制造的激素。胰岛素水平能够精确调节,以控制血糖水平。当它的水平升高时,可驱动糖份离开血流,进入肌肉、脂肪和肝细胞,并储存起来以供日后使用。胰岛素水平降低,则使糖和其他能量物质释放到血液中。
低血糖发生于大脑和身体得不到足够的糖分供应。大多数人的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范围,低于3.9~6.1毫摩尔/升(mmol/L)就被认为是低血糖。
低血糖水平可能会干扰某些器官系统的功能。人体对血糖水平下降的最初反应是通过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。肾上腺素可刺激机体释放体内储存的葡萄糖,但也会引起类似于焦虑发作的症状如冒汗、神经紧张、发抖、晕厥、心悸和饥饿。这些是属于轻度低血糖的症状。
较严重的低血糖可降低大脑的葡萄糖供应,导致头晕、疲乏、无力、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思维混乱、出现可被误诊为醉酒的不当行为、言语不清、视力模糊、抽搐和昏迷。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可能会永久性损害大脑。
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内, 血糖值就降不下来。身体如果长久处于高血糖的状态,不久的将来就会演变成糖尿病。当空腹血糖超过7.2 毫摩尔/升(mmol/L)以及饭后血糖超过11.1毫摩尔/升(mmol/L),就符合高血糖的定义。
高血糖的轻微常见症状有频尿,疲惫想睡,恶心,常常饥饿或口渴以及视力模糊。 严重的话,则会意识模糊,癫痫以及昏迷。
大多数低血糖病例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,原因是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其他糖尿病药物。减少食物摄入或发生慢性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。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由磺脲类糖尿病药物导致的低血糖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同属内分泌代谢类疾病,糖尿病患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比常人要高。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身体代谢减慢,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便会延长,这增加了低血糖风险。
女性怀孕后,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,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血糖。有些糖妈妈会因为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、进食不足,也可能引起低血糖。
空腹大量饮酒会阻碍肝脏将储存的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,从而导致低血糖症。
肝炎、肝硬化等慢性疾病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,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,易发生餐后高血糖。
脑血管意外、急性心肌梗死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疾病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,拮抗胰岛素,而出现血糖升高。
控制饮食习惯不只限于少吃糖分高食物,这当中还包括较少摄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控制好饮食,配合药物治疗,才能有效控制血糖。
在压力的刺激下,身体会通过调节皮质醇激素等的水平,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,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。 而一旦这些糖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,就可能堆积在血液里,导致血糖上升。 长期的压力就更容易“透支”内分泌系统,逐渐出现对胰岛素的抵抗,导致糖尿病。
一般糖尿病患者都很注重控制高血糖,但也千万不要忽略低血糖所带来的危害,因为它比高血糖更致命!
低血糖是属于段时间内发生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, 一般是不会有生命危险,但严重的话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。 此外, 低血糖还可能引起脑部并发症,也有可能引起心脏并发症,低血糖发作时,心率加快或窦性心动过速。
由低血糖引起的疾病有很多种类,低血糖增加了我们患有其他疾病的几率,我们无法预测未知的危险。
血糖高常见的的相关疾病是糖尿病,但它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并发症。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增加胰岛的负担,时间一久,胰岛细胞就会出现受损,从而影响胰岛的功能,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,成而导致糖尿病。
除此以外,血糖高还会危害微血管和大血管,可以导致心、脑等器官出现损伤。也可以影响中枢神经、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,引起神经发炎等。
除了以药物控制血糖外,你也可以透过以下方法将血糖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以内:
透过均匀的饮食及按时进食,血糖可以受到适当的控制。每日应摄取如鸡蛋,瘦肉,大豆制品及鱼等优质蛋白质, 也应该注意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取,因为此类食物不仅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,且有利于平衡血糖。富含纤维的食物即为五谷根茎类,例如糙米、麦、、南瓜、蔬菜水果,或小麦制品等。
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,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,胰岛素敏感性增加,意味着你的细胞能够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糖分,有助于控制体重及血糖水平。举重、跑步、瑜伽、登山、游泳等都是锻炼的好方式。
身体在压力下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激素,导致血糖升高。可通过运动或放松、冥想的方法来纾解压力、控制血糖。
睡眠不足,会影响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,增加食欲、造成体重增加;也会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、增加皮质醇水平,这两者对血糖的控制都有重要作用。